酷热未消,秋燥来袭!处暑养生看过来
酷热未消,秋燥来袭!处暑养生看过来
处暑,是秋天的第二个节气,《月令十二候集解》有言:处,去也,暑气至此而止矣。处即终止之意,意味着炎热的夏天将到此为止,随后会逐渐进入一场秋雨一场寒的气候。
处暑三候
一候鹰乃祭鸟丨老鹰感知秋日肃气,开始狩猎,猎获之物要陈列为祭,古人称为义举。
二候天地始肃丨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,萧瑟之气弥漫。《吕氏春秋》上说:天地始肃不可以赢,即告诫人们秋天是不骄盈要收敛的季节。
三候禾乃登丨禾指的是黍、稻、粱类农作物的总称,登即成熟的意思,意思就是开始秋收,各类农作物成熟,迎来万物收成之季。
处暑习俗
■出游赏云■
处暑之后,秋意渐浓,正是人们畅游郊野、迎秋赏景的好时节。澄澈的天空中,云彩如棉絮飞羽,纤巧轻盈,赏云人无不心旷神怡,所以民间向来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说。
■开渔节■
每年处暑期间,有些沿海地区会举行盛大的开渔节,欢送渔民们开船出海。此时海水偏暖,鱼虾贝类发育成熟,人们可以享受到众多鲜美的海鲜。
■放河灯■
河灯也叫荷花灯,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,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,任其漂流。
闽南地区利用潮汐顺风,用纸、布、绸、塑料、金属等制作河灯,灯壁写有亲人团聚、两岸三通、振兴中华等祝词,灯船上还装有慰问信和礼品。
处暑养生
处暑虽至,不过南方天气还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秋凉,因此,防暑降温依然是主旋律。另外,现时时节具初秋之燥热之气,也要注意开始防秋燥。
01多吃滋阴润燥物
处暑后的天气多半以干燥为主,应多喝水补充水分,还可多吃一些有滋阴润燥功效的食物,如梨、葡萄等水分充足的新鲜水果,避免燥邪伤害。饮食应以清淡为主,合理营养,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类的食物。
处暑节气适宜食清热安神的食物,如银耳、百合、莲子、蜂蜜、黄鱼、芹菜、菠菜、糯米、芝麻、豆类及奶类,适当煮些绿豆汤、绿豆冬瓜汤、绿豆百合粥、绿豆薏米粥等,也是不错的选择。胃弱者可多喝粥,如红枣糯米粥、百合粥、莲子粥等。
02晚上室温不宜低
处暑时节过后昼夜温差逐渐加大,白天虽然酷热,但夜间凉爽,钟伟泉提醒,晚上睡觉时空调温度不宜过低,26℃以上为宜,或改吹风扇,但不要对着直吹。频繁出入空调房的上班族要注意预防感冒。
03适量运动保阴气
春生夏长秋收冬藏,秋季养生不能离开收、养这一原则,要把保养体内的阴气作为首要任务。运动也应顺应这一原则,即运动量不宜过大,尤其是老年人、儿童和体质虚弱者,以防出汗过多。可选择轻松平缓的项目,如慢跑、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增强身体抗病能力。
TAG标签:
生殖器疱疹的危害到底是怎样的啊脑肝肾综合征
酒渣鼻应该做哪些检查
临床皮肤病表现有哪些